荷兰后印象派著名画家_梵高_ Vincent-Willem_van-Gogh

文章顶部
文章顶部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又称”凡高”,以下称“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1866年从曾德特的乡村泽文伯根的寄宿,梵·高进入蒂尔勃格的文法学校。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有《星夜》、《莺尾花尾花》、《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已跻身于全球最著名、广为人知与珍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右耳,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年37岁,葬于瓦茲河畔的公墓。

梵高自画像
梵高自画像

中文名:梵高
英文名:Vincent Willem van Gogh
籍贯:荷兰北布拉班特省
出生地:格鲁特·宗德尔特
性别:男
血型:AB
国籍:荷兰
出生年月:1853年3月30日
星座:白羊座
去世年月:1890年7月29日
职业:画家
代表作品:自画像系列、星空、向日葵系列等

少年时期的梵高
少年时期的梵高

梵高 – 个人简介

少年时期的梵高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印象画派代表人物,1853年3月30日生于出生于荷兰北布拉班特省的格鲁特·宗德尔特,,是位牧师的儿子,从小生长在宗教和文化的氛围之中。早年经商,后热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开始学习绘画。曾在巴黎结识E.贝尔纳、P.西涅克和P.高更等画家。1890年7月29日在法国瓦兹河畔因患精神病自杀身亡。

梵高 – 生平事件

早期生活

1853年3月30日生于荷兰南部布拉邦特的格鲁特·宗德尔特,是荷兰新教牧师泰奥多勒斯·梵高(1822-1885)和安娜·科妮莉娅·卡本特期(1819-1907)的长子。
1866年于泽芬伯根寄宿学校作最早的图画。
1866年从曾德特的乡村泽文伯根的寄宿,梵高进入蒂尔勃格的文法学校。
1869年3月进古皮尔艺术公司海牙分店当店员,后又去布鲁赛尔分店工作。
1875年5月,被调往巴黎古皮尔公司,热衷于神秘主义和宗教。
1877年1月至四月在多德雷赫特书店任职,5月赴阿姆斯特丹,和叔叔扬同住,为投考神学院积极攻读。
1878年7月,放弃在阿姆斯特丹的学习,在埃顿作短期逗留后,于8月入布鲁赛尔为期三个月的福音传道学校,但未能取得牧师的任命。赴蒙斯附近博里纳日矿区,作非正式传教。
1879年被教会解雇,后开始的流浪生活;阅读狄更斯、斯托、雨果、莎士比亚和米什莱的著作,推崇夏尔·德·格鲁、伦勃朗、吕斯代尔、巴比松画派和海牙画派的艺术,开始画素描。

海牙时期

1882年,(1881年12月31日-1883年9月12日),搜集英国报刊插图,画了许多素描和水彩。

德伦特及纽南时期

1883年,(1883年9月-1885年11月27日),9月,与西恩,赴荷兰北部之德伦特作画。开始画油画。
1885年,安特卫普时期(1885年11月28日-1886年2月28日),为《吃土豆的人》绘制了约五十幅农民头像。曾致一位农家模特怀孕被起诉神父于是禁止村民再为梵高做模特。

巴黎时期

1886年,(1886年3月-1888年2月20日),与弟弟提奥同住,在乎尔芒工作室习画数月。
1887年,两次在劳工阶级的咖啡馆的墙上展出自己的作品,同毕沙罗、德加、修拉、塞尚相识并交往,创作《唐吉老爹》,开始绘制向日葵连作。

阿尔时期

1888年,(1888年2月21日-1889年5月3日),2月赴普罗旺斯阿尔,住在阿尔加萨咖啡馆,10月高更来访。12月高更离去,随后梵高的左耳于1888年12月圣诞节左右被割去一大半。普遍认为,梵高由于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高更愤怒之下离他而去。梵高因情绪激动而导致精神失常,于12月23日晚挥刀割掉自己的左耳。关于割耳事件的原委,学术界也有不同说法。两名德国的艺术史研究学者于2009年5月曾提出,梵高的左耳可能是在与高更一次争吵中,高更挥刀误伤而导致梵高左耳被割掉。两人为了掩盖事实真相,维持友谊,而向警方谎称割耳事件是梵高自己动手所为。但此论点争议很大,因此此事件目前尚无任何可靠解释。在此期间由于弟弟提奥的帮助,梵高的三幅油画和几幅素描得以在独立沙龙展出。

圣雷米时期

1889年,(1889年5月3日-1890年5月16日),梵高自愿进圣雷米之精神病院。

奥弗时期

1890年,(1890年5月21日-1890年7月29日),在布鲁赛尔的“二十人展览会”上,梵高的《红色的葡萄园》得以出售,这是他在世时得以出售的唯一的一幅作品,6月创作《加歇医生》,1890年5月21日,梵高去巴黎南部接受保罗·加歇(Paul Gachet)医生的医治。7月27日傍晚,在散步时用手枪自杀。死前说了一句话:「La tristesse durera toujours(法语)」意思是「悲伤会永远留存(The sadness will last forever)」。29日凌晨1时(一说1时30分),去世,终年37岁。30日葬于瓦茲河畔的公墓。
1891年1月25日,一生在支持梵高的弟弟提奥由于过度悲痛和精神失常而逝世,死后葬于其兄墓旁。

梵高 – 家族人物

梵高的父亲西奥多卢·梵·高,他是一位基督教牧师。梵高在家中是老大,他还有三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在梵高一生中,他只与弟弟提奥和妹妹威廉明娜保持了亲密的关系,而提奥也是梵高这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

梵高 – 梵高语录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我是什么呢?一个无用的人,一个反常与讨厌的人,一个没有社会地位、而且永远也不会有社会地位的人。好极了,即使这是事实,我也要以我的作品来表明,这样一个反常的人,这样一个毫不足取的人的内心是怎样的。这是我的雄心,它的主要基础是爱而不是恨,是冷静而不是热情,我时常陷入极大的痛苦,这是事实。但是我的内心仍然是安静的,是纯粹的和谐与音乐。在最寒碜的小屋里,在最肮脏的角落里,我发现了图画。
我总是全力以赴地画画,因为我的最大愿望是创造美的作品。
人们不能肯定的预告什么,但是,如果有谁能够进行分析,他就可以发现,本世纪最伟大与最优秀的人,总是顽强的工作,总是以个人主动的创造精神工作。
我认为这是伟大人物经历中一幕悲剧……他们往往在作品被公众承认以前就死了;在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遭受着为生存而斗争中的障碍与困难的不断压迫。
在我的生活与绘画中,我可以不要上帝,但是像我这样的笨人,却不能没有比我伟大的某种东西,它是我的生命——创造的力量。
一个人绝不可以让自己心灵里的火熄灭掉,而是要让它始终不断的燃烧。……你知不知道,这是诚实的人保存在艺术中最最必要的东西!然而并不是谁都懂得,美好的作品的秘密在于有真实与诚挚的感情。

梵高 – 代表作品

梵高的全部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

梵高自画像
梵高自画像

《自画像》

加歇医生肖像 梵高
加歇医生肖像 梵高

《加歇医生肖像》(Portrait of Dr. Gachet),1890年,收藏于奧塞美术馆

罗納河上的星夜 梵高
罗納河上的星夜 梵高

《罗納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1888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

安特卫普的后 梵高
安特卫普的后 梵高

《安特卫普的后》(Backyards of Old Houses in Antwerp in the Snow),1885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麦田群鸦 梵高的最后作品
麦田群鸦 梵高的最后作品

《麦田群鸦》(Wheatfield with Crows),1890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吃马铃薯的人 梵高作品
吃马铃薯的人 梵高作品

《吃马铃薯的人》(The Potato Eaters),1885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鱼船 梵高作品
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鱼船 梵高作品

《在圣马迪拉莫海边的鱼船》(Fishing Boats on the Beach at Saintes-Maries-de-la-Me),1888年,收藏于梵高博物馆

奧维的教堂 梵高
奧维的教堂 梵高

《奧维的教堂》(The Church at Auvers),1890年,收藏于奥赛美术馆

有丝柏的道路 梵高
有丝柏的道路 梵高

《有丝柏的道路》(Road with Cypress and Star),1890年,收藏于荷兰奧杜罗库拉穆勒美术馆

夜间咖啡馆 梵高
夜间咖啡馆 梵高

《夜间咖啡馆》(The Night Cafe in the Place Lamartine in Arles),1888年,收藏于耶魯大学美术馆

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吊桥 梵高
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吊桥 梵高

《有妇女在洗衣服的阿尔吊桥》(The Langlois Bridge at Arles with Women Washing),1888年,收藏于荷兰克勒勒-米勒博物馆

丝柏树 梵高作品
丝柏树 梵高作品

《丝柏树》(Cypresses),1889年,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

莺尾花尾花 梵高
莺尾花尾花 梵高

《莺尾花尾花》(Irises),1889年,收藏加州保罗盖茨美术馆

在阿尔的卧室 梵高
在阿尔的卧室 梵高

《在阿尔的卧室》第三版(Vincent`s Bedroom in Arles),1889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

玫瑰 梵高
玫瑰 梵高

《玫瑰》(Roses),1889年,收于於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

夜晚露天咖啡座 梵高
夜晚露天咖啡座 梵高

《夜晚露天咖啡座》(Cafe Terrace at Night),1888年,收藏于科伦-米勒博物馆

梵高博物馆藏 向日葵
梵高博物馆藏 向日葵
伦敦博物馆藏 向日葵
伦敦博物馆藏 向日葵

《向日葵》(Vase with Twelve Sunflowers),1888年,收藏与德国慕尼黑美术馆。梵高共11副向日葵作品,这两幅增举办联合展出。
梵高《向日葵》系列作品中的两幅画作在2014年1月25日至4月27日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举行合璧展。这是时隔65年,《向日葵》系列作品再次面向英国公众展出。
《向日葵》系列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梵高共创作了11幅有关向日葵的画作,如今作品分布在荷、英、美、日、德等国。本次合璧展将展出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的馆藏。梵高博物馆向英国出借的这幅《向日葵》创作于1888年,是该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伦敦国家美术馆馆藏画作由博物馆1924年直接从梵高家人手中购得,是系列作品中的第四幅,描绘了向日葵花瓣逐渐凋零、色彩逐渐褪去的形态。专家评估,这两幅画作的拍卖价格均在1亿英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向日葵》绘制过程和所用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将同两幅画作一起展出。据悉,《向日葵》一直是伦敦国家美术馆最受欢迎的馆藏之一。过去10年内,美术馆售出了上百万张以《向日葵》为主题的海报和明信片。

梵高代表作 星夜
梵高代表作 星夜

《星夜》(The Starry Night),1889年,收藏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梵高 – 其他信息

梵高自杀之谜

梵高与当地人相处愉快,病情也似有好转,但就在1890年7月27日下午,他外出作画时开枪自杀。29日黎明,梵高在提奥身边死去。当时他只有37岁。关于梵高自杀的原因始终存在争论。个人认为,梵高的自杀并不只是由于精神问题,《麦田上的乌鸦》等作品绝对是画家极其清醒的状态下画的,但这些画暗示了梵高的死亡却是很明显的。
当时,梵高像往常一样,拿着油画写生工具从旅馆走出来,但是在他的手里握着一把骗别人用来赶走乌鸦的手枪。一位农夫刚好走过麦田小道,听到梵高嘴里嘟囔着:[没办法了,没办法了……]
梵高走进麦穗儿摇摆的麦田深处,将枪弹打入腹部,枪声在洒满夕阳的大片麦田上空回荡……
第二天早上,在提奥的看守中,画家梵高安静的离开了人世。
梵高死后,从他的衣服的口袋里发现一封写给提奥的信。
[亲爱的弟弟,谢谢你寄来的贴心的信和五十法郎。想写的事情本来很多,可是我想没有用了、听说你的家人平安,我就放心了。生活顺利,比什么都好……你过去在许多幅画上一直是与我交流的伙伴……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但你不是我所知的那类商人,我想你依然站在人性的一边,既然如此,你还指望什么呢?]
1891年1月25日,提奥在梵高死后6个月也病逝了。
1914年,提奥的遗体被葬在奥维尔梵高墓之旁。在教堂四周的麦田里,可以看见梵高兄弟两人的坟墓,默默并排在大墙左侧。这两个不起眼的小墓碑,被加塞医生栽种的常春藤包围着。

梵高轶事

梵高与弟弟提奥关系密切,提奥也是梵高这一生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

梵高因与好友高更发生争执,情绪激动导致精神失常挥刀割掉自己左耳;

梵高曾致一位农家模特怀孕被起诉,神父于是禁止村民再为梵高做模特。

梵高的爱情经历

恋爱是一厢情愿

1869年秋天,16岁的梵·高经叔父介绍到一家美术行当小职员。他诚实可靠,聪颖勤奋,不久被晋升后派往伦敦。在伦敦,他对房东太太的女儿尤金妮亚一见钟情。外表丑陋,走路时佝偻着背,活像一个小老头的梵·高认为尤金妮亚是一位绝代佳人,为之神魂颠倒。

梵·高生性怪僻,不懂人情世故,不善与人交往。但是爱情的魔力往往是强大的,自从梵·高认识了尤金妮亚之后,就完全改变了他以往的个性。他卷入了爱的漩涡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乐趣,并成为一个偶尔还能有几分幽默,颇受人喜爱的人。涉世未深的梵·高公开承认了自己对尤金妮亚的爱慕之情。然而,梵·高不舍的追求并没有得到任何回报,相反,尤金妮亚讨厌他发出的猛烈追求攻势。在梵·高向她求爱时,她坚决地拒绝了。
梵·高缺乏察言观色的能力,更不能彻底了解女人内心的真正想法。事实上,尤金妮亚从未表示过对梵·高有任何的好感,只是他自己一直处于幻想中的恋爱状态,这段无疾而终的恋爱终于以失败告终。失恋后的梵·高仍然忘不了尤金妮亚,他经常去尤金妮亚的家里找她,并力图表达自己的真挚爱情,期待尤金妮亚能回心转意。

当梵·高再一次向尤金妮亚求爱时,尤金妮亚告诉他,自己早已在1879年就订了婚。这个沉重的打击几乎让梵·高绝望,但他还梦想将尤金妮亚从别人的怀抱中夺回来。梵·高努力寻找着机会,直到有一天,梵·高亲眼看到尤金妮亚紧紧依偎在一个瘦高个男人的怀里,两个人热烈地接吻。梵·高的一切梦想都幻灭了,他的心仿佛被人掏走了一样。随后,痛苦不堪的他离开了伦敦,去了巴黎。
1880年,在画店工作的弟弟提奥接济当时已27岁的梵·高去学画。尽管经济情况非常不乐观,但是绘画给梵·高带来了无尽的欢乐,让他暂时忘记了对尤金妮亚的思念。

触动社会禁忌爱上表姐

1881年,梵·高回家探亲,见到了在他家里做客的刚成为寡妇的凯表姐,凯表姐热情而大方,她的美丽几乎使梵高沉醉。凯是一个典型的荷兰女性,头发是深栗色的,蓝色的眼睛里闪动着迷人的光彩,丰满的嘴唇像含苞待放的花儿一样微微启开。

梵·高突然为尤金妮亚的拒绝而感到高兴,他觉得,自己过去的爱是那么的肤浅,尤金妮亚只是一个无知的孩子。梵·高深信不疑的一点是:和凯表姐相处,要比跟尤金妮亚待在一起有价值得多。凯使他重新认识了爱情,理解了爱的真谛。然而,在19世纪的荷兰,和表亲结婚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禁忌。而且,让梵·高伤心的是,和他的初恋尤金妮亚一样,凯对他几乎也没有任何兴趣。梵·高发现凯表姐总是回避爱情和婚姻的话题,从来不给他任何表白的机会。有一天,吃完午饭后,当梵·高与凯在小溪旁的树荫下休息时,梵·高终于忍不住向凯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但是,听到梵·高表白的凯很愤恨地离开。
尽管遭到凯表姐无情的拒绝让梵高伤心不已,但他仍然勇敢地决定去叔叔家找凯表姐。但叔叔见是梵·高,连大门都不给他开。叔叔反复告诉他,凯不在家里。偏执的梵·高为了见到表姐,竟然拿来一盏煤油灯,将自己的手放在煤油灯的火苗上,对叔叔说,“我的手放在灯上多久,您就让我见她多久。”梵·高的叔叔见状,迅速将灯吹灭,并将他带到附近的一个酒吧,将他灌醉。然而,喝醉酒后的梵·高仍然没能见到表姐,只是得到了叔叔更强硬的回答:“你永远不可能和她在一起!”

巨大的悲伤充斥着梵·高的心,使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摧残。梵·高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受到如此残酷的爱情挫折的他没有奢求,只希望能独立地生活下去。
150法郎断送婚约
经历了两次爱情的挫折后,梵·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画画上。
有一次,在画素描时,梵·高认识了曾做过妓女的克里斯蒂娜。两个人你来我往,感觉很是投机。每次,克里斯蒂娜下班之后,就给梵·高当模特儿,有时还为他做菜、烧饭、洗衣服。这些举动让梵·高体会到家的温暖,让他萌生了结婚的念头。

不久以后,两个需要安慰的人就同居了。对梵·高而言,克里斯蒂娜有着令人崇敬的品质,和克里斯蒂娜在一起,使他增加了信心和力量。梵·高不希望只是把克里斯蒂娜当作自己的情妇,他要和克里斯蒂娜结婚,共同生活、彼此爱护。能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就算再辛苦梵·高也觉得快乐。克里斯蒂娜也想尽量做一个贤妻良母。
尽管外人对他们指指点点,但两个相爱的人义无反顾地决定:当梵高每月能赚到150法郎时就结婚。
然而,克里斯蒂娜在当妓女时把身体给弄垮了,她虚弱的身子需要大量的营养品。而对绘画近乎痴迷的梵高,把大量的钱花在了买颜料和雇模特上,这一切使得克里斯蒂娜心疼不已,两人的矛盾日渐加深。
最终,由于梵·高无法赚到150法郎的月薪,他与克里斯蒂娜彻底断绝了关系,结束了自己的第三段爱情。
梵·高生前卖出的唯一一幅油画《红色葡萄园》

1890年,比利时画家安娜·博赫以400法郎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画,存于莫斯科。
1882年,梵·高的叔叔C.M.梵·高(CornelisMarinnsvanGogh)向梵·高订购了一些海牙景色的素描。
1885年,艾恩德霍芬的一家人为餐厅订购过一组四季图。

色盲猜测

梵高画作之所以色彩特别,只因他自带滤镜。一个色彩专家的偶然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梵高作品的看法。有传言说梵高是色盲,这个传言也一直被大家用来解释为什么这位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会如此大胆。
一位日本大师在一次关于视觉缺陷的的演讲上说,他为了让自己对视觉缺陷有更好的理解,就站在一个被照亮的房间里观赏梵高的画,他发现这幅艺术品转化为另一幅更好的艺术品了。他在看梵高的画都会透过专门给色盲用的眼镜,他也会跟别人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让别人也用用自己的这副眼镜,看他们是否同意其实梵高的作品在视力有缺陷的人眼里是更好的。
在视觉有缺陷的人的眼里,梵高作品中不协调的颜色、变形的线条都不见了,每一幅画中的线条都是如此精致,每一个阴影都恰到好处。
代表作65年后再“合璧”

据英国媒体10月28日报道,梵高《向日葵》系列作品中的两幅画作将在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举行合璧展。这是时隔65年,《向日葵》系列作品再次面向英国公众展出。
《向日葵》系列作品是梵高的代表作。梵高共创作了11幅有关向日葵的画作,如今作品分布在荷、英、美、日、德等国。本次合璧展将展出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和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的馆藏。梵高博物馆向英国出借的这幅《向日葵》创作于1888年,是该系列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伦敦国家美术馆馆藏画作由博物馆1924年直接从梵高家人手中购得,是系列作品中的第四幅,描绘了向日葵花瓣逐渐凋零、色彩逐渐褪去的形态。专家评估,这两幅画作的拍卖价格均在1亿英镑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有关《向日葵》绘制过程和所用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将同两幅画作一起展出。
据悉,《向日葵》一直是伦敦国家美术馆最受欢迎的馆藏之一。过去10年内,美术馆售出了上百万张以《向日葵》为主题的海报和明信片。

梵高 – 人物评价

亨利·福西隆在论述凡高时说道:“他是他时代中最热情和最抒情的画家。……对他来说,一切事物都具有表情、迫切性和吸引力。一切形式、一切面容都具有一种惊人的诗意”,“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奥夫沙罗夫编《凡高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95页)

纪念活动

荷兰向日葵迷宫纪念梵高
荷兰向日葵迷宫纪念梵高

当地时间2015年9月6日,荷兰阿姆斯特丹,12.5万株向日葵搭建向日葵迷宫,引游客到访。该向日葵迷宫是为了纪念梵高博物馆新入口开放,以及梵高逝世125周年。

相关事件

梵高:百年前割下的左耳在法国被找到 将与遗体合葬

疑似梵高左耳
疑似梵高左耳

2015年8月,一则爆炸性新闻轰动艺术界:考古学家于法国阿尔勒地区发现一只耳廓骨,这只耳廓骨极有可能就是梵高割下的左耳。梵高为什么要割下左耳,其艺术创作在割耳前后有什么区别?记者对深圳市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进行了电话采访。

  梵高的左耳在法国现身

  考古学家近日于法国阿尔勒地区发现一只耳廓骨,在这只耳廓骨的内侧,有明显的锐器切割痕迹,考古学家经过骨骼结构调查与初步分析后认为,这只左耳属于一位30至40岁的白人男性,而当时的梵高正是在其35岁时割下了自己的左耳。

  除了骨骼被发现的地点和骨骼的年龄与梵高的生平相符,考古学家甚至在被发现的耳廓骨附近,找到了与梵高自画像中尺寸相符的烟斗,和一支梵高的画笔,烟斗中还塞满了梵高最喜爱的烟草。因此,尽管还没有进行DNA配对检测,考古学家们仍然确认这只耳朵应属于这位后印象派画家梵高。

  身体之疼排遣心理疼痛

  今年5月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梵高:鸢尾花与玫瑰”展览中,借由梵高绘制于普罗旺斯的4幅花卉,向世人展示了梵高最后岁月的艺术作品。这4幅作品,正是梵高画于自己割耳之后。

  据了解,1889年5月,梵高被医生诊断为癫痫症,入住普罗旺斯圣雷米精神疗养院。1890年的早春,梵高经历了又一次精神崩溃,直到他即将搬往奥弗之前才出现了一段宝贵却短暂的平静期。在疗养期间的最后一个星期,梵高对鸢尾花和玫瑰花投入了巨大而持续的创作热情。

  1890年5月11日和13日,梵高写信给他的弟弟,告知他自己如何被这些迷人的花束吸引并投入创作,他“在发狂地工作,大捧的鲜花,紫色的鸢尾花,大束的玫瑰”。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梵高完成了这4张作品。记者从这4张作品的图片中看到,相比处在“割耳事件”阴影之下创作的《星夜》(1889年)里肆意、游刃的笔触,这幅《玫瑰》中流动的绿色更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的主旋律,梵高用急促的画笔在画布上奏出了一个个快速流畅的音符,将他朴素顽强的生命激情倾泻在这色彩交织成的音符之中。

  对此,阎焰说,1888年12月23日,那个“有名的耳朵”离开了梵高的身体,在一年半后梵高吞枪离世。“今天我们看到的梵高最著名或者说被世人广泛看到和了解的作品大部分都是1888年以后的,其中最著名的多创作于1889年或者是1890年前期。如‘麦田’,‘鸢尾花’等。”阎焰说,割耳后梵高的画作色彩更加繁复,笔触的灵幻性,也迥异于他之前的作品。耳朵缺失的身体之疼可能局部排遣了他心里的痛,所以,梵高的笔触也因之而变。

  梵高的一生并不顺利,他饱受自我怀疑的痛苦,在爱情生活中更是历经坎坷。他生前特别渴望自己的作品能被社会、被艺术圈认可,但直到他去世后,唯一卖出去的只有一张油画——《红色的葡萄园》(还是他的弟弟提奥托人买下的)。可是,百年之后,梵高却被世人推崇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画作更是几度创下了拍卖价格的奇迹。阎焰说,梵高生前就对自己艺术创作上有着独特的自信和内傲,他横溢的才华也为高更所妒忌。但遗憾在那个时代梵高超前的艺术审美和表现手法不被社会和艺术圈接受,加之其人生道路的困苦,所以注定了他悲情艺术英雄的命运,就如国画界的陈子庄,悲楚人生,而走了艺术苦途。

  谈及梵高画作在艺术市场屡创高价的原因,阎焰说,一是,他的艺术创作被社会广泛接受和欣赏;二是,他悲苦人生和惨淡际遇为世人所感怀,当下的世界,用千万、甚至亿元的天文数字向梵高的艺术致敬,但其生前仅仅由弟弟托人代售出一幅画作。阎焰感慨:吊诡的世界,可悲的人生!

  梵高为什么要割掉自己的左耳,这个行为是否与他坎坷的一生和复杂的感情之路有关?具体的情况始终不为大众所知,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显示,学者们仍能够挖掘出这段历史真相的蛛丝马迹。阎焰表示,梵高1890年吞枪自杀,只活了37岁。他一生窘困,感情生活坎坷,无论是因为与高更决斗割耳?还是自己精神错乱割耳?无疑都和他自身悲惨困顿苦闷忧烦的人生境遇有着绝对的关系。“自残是他无法排泄心中痛苦而选择的唯一手段,借此以降低精神的痛楚。从他最后吞枪的决绝行为,我们应该相信,梵高自残割耳的可能性很大。”阎焰说。

  梵高作为中国人最为熟悉的艺术家之一,他身上有太多的标签和故事:癫狂的疯子;生前不得志仅卖出一张画,还是弟弟西奥托友人购下;与高更争执割下耳朵送给妓女。据了解,梵高割下耳朵后,就画过很多自画像,其中,《耳朵缠着绷带的肖像》最为著名。谈及为何这幅画最著名,阎焰说,确实,梵高的自画像非常多,这和他的经济状况不佳,没有更多可能去大量使用或邀请模特有关,“同时,也可能他更多的是希望用画笔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梵高割耳后的自画像《耳朵缠着绷带的肖像》最为著名的原因,第一,是画家对人物(自己)处理技法的高明(特别是内心神态的把握)。第二,可能是他割耳自残带给后来观者的心灵触动。”

梵高:巨作《阿里斯康道路》拍出4.11亿元天价

梵高:巨作《阿里斯康道路》拍出4.11亿元天价
梵高:巨作《阿里斯康道路》拍出4.11亿元天价

当地时间2015年5月5日晚,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主义晚间拍卖中,文森特·梵高创作于1888年的巨作《阿里斯康道路》拍出了6633万美元,约合4.11亿元人民币,这件尺寸为91.7×73.5公分的油画此前估价为4000万美元。

  梵高于1888年在法国南部小城阿尔完成这件作品,在当时其艺术造诣步入巅峰,《向日葵》、《自画像》、《阿尔妇人》、《夜间咖啡馆》等多幅传世杰作皆出自这个时期。那年秋天,梵高与保罗· 高更(Paul Gauguin)进行以“南方画室”命名的艺术实验:二人并肩创作,日以继夜地讨论和试验,此作正见证了他们这段短暂的合作关系。其后二人意见不合,关系越发紧张,梵高最终在年底彻底崩溃。

  此幅作品出自梵高与高更共同作画初期兴致饱满的日子,并无伤感情绪,彰显阿里斯康道路的迷人风光。当地为欧洲最著名的罗马时期墓地之一,这条林荫大道也被称为“墓园路”,画中可见道路两旁的罗马式陵墓遗迹。在1888年,这里是情侣的约会胜地,时髦的单身阿尔女子也喜欢在此一展绰约身姿。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以便及时更正。《青少年美术家》专栏为版权内容,禁止转发、复制,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侵权必究。
文章底部
文章底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