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杰出书法家赵朴初 ZhaoPuChu

文章顶部
文章顶部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秘书、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养院副院长,上海少年村村长。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中文名:赵朴初
籍贯: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
出生地: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
性别:男
民族:汉族
国籍:中国
出生年月:1907年11月5日
去世年月:2000年5月21日
职业:佛教领袖、书法家、社会活动家
毕业院校:东吴大学
宗教:佛教
代表作品:《片石集》;《滴水集》;《佛教常识问答》
主要成就: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
权威编撰:道子羲之丨全球书画人物志

赵朴初肖像
赵朴初肖像

赵朴初 – 人物生平

赵朴初,1907年11月5日生于安庆,1911年随父母迁回老家太湖县寺前河居住。

早年求学于苏州东吴大学(现苏州大学)。

1928年后,任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秘书,上海佛教协会秘书,“佛教净业社”社长,四明银行行长。

1938年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秘书、主任秘书,上海慈联救济战区难民委员会常委兼收容股主任,上海净业流浪儿童教养院副院长,上海少年村村长。

1945年参与发起组建中国民主促进会。

1946年后,任上海安通运输公司、上海华通运输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

1949年任上海临时联合救济委员会总干事,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亚非团结委员会常委。

1950年后,任中国人民救济总会上海市分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华东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长,上海市人民政府政法委员会副主任。

1953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日友好协会副会长、中缅友好协会副会长,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名誉副会长,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副会长。

1980年后,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顾问,中国宗教和平委员会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副主席、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任西泠印社第五任社长。

1996年,他闻讯《西泠艺丛》即将复刊,寄来5000元人民币资助。

1997年为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他上书国家有关部门建议给予扶持,并为中国印学博物馆题写馆名。

曾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常委,上海市人大代表。是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 – 人物轶事

佛教渊源

1907年11月5日,赵朴初出生在安庆天台里四代翰林府第中。是嘉庆元年(1796年)状元赵文楷的后人。父亲赵恩彤,任过县吏和塾师,生性敦厚,家中作主的是母亲陈慧。家中设有佛堂,母亲每日早晨烧香拜佛;门前的水塘是她的放生池,里面放养着不少她买下的龟、鳖。

1914年夏日的一天,七岁的赵朴初看到一只蜻蜓在蜘蛛网里挣扎,不一会儿,蜻蜓被越缠越紧,渐渐不能动弹。赵朴初转身到厨房找来一根竹竿,把蜘蛛网耐心地挑开,将蜻蜓救出。母亲见了,非常高兴,第二天带儿子去廨院寺烧香。

佛事结束后,母亲与先觉师父闲谈,说起儿子会对对子了。师父听了,指着庙中的火神殿,出了一句上联:“火神殿火神菩萨掌管人间灾祸”。赵朴初想了想道:“观音阁观音大佛保佑黎民平安”。先觉师父笑了,对陈慧说:“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赵朴初的表舅关?之曾以同知(相当于地方政府厅一级长官)身份做上海道尹袁树勋的幕僚。二次革命失败后,关?之接到上海镇守史郑汝成逮捕孙中山的密令,作为同盟会会员,他悄悄地让公廨秘书杨润之通知孙中山转移,并故意拖延发捕票的时间。孙中山脱险后,曾亲笔题写书扇感谢他。

接触佛经

1921年,关?之走上佛教道路。在中国现代佛教史上,关?之有重要地位。他与周舜卿、沈心师、谢泗亭等人于1922年发起成立佛教居士林,这是全国第一个居士林团体。同年,关?之等创办净业社,施省之任董事长,关?之任副会长。1927年,净业社迁入觉园。

净业社是上海江浙佛教联合会下属单位,赵朴初在这里做秘书,收发报纸,起草文件。关?之对赵朴初要求很严。第一次看到赵朴初起草的文字时,关?之皱着眉头,一边拿笔批改,一边婉言批评:“你的国文很好,毛笔字也好,但佛教有佛教的门径,你要多看佛书。”从此,赵朴初开始研究佛经。后来,关?之建上海佛教慈幼院并任院长,日常工作即由赵朴初去做。

1929年4月,中国佛教会成立,关?之被选为九人常委之一。从此,赵朴初和全国高僧大德的接触更加频繁了。年轻的赵朴初在这样一个佛化气氛里,不知不觉也走上了慈善为本、普度众生的道路。

1935年秋天,圆瑛法师在上海兴办圆明讲堂,经他介绍,赵朴初皈依佛门,成了在家居士。佛教传入中国后,居士一般指隐居不仕之士、佛教居家修行人士、所有非出家的学佛人士。赵朴初就属于居家修行人士。

在圆明讲堂,赵朴初接触了卷帙浩瀚的佛经。在经卷和高僧的影响下,赵朴初将自己在私塾和东吴大学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到佛学中去;他的诗书造诣,也与日俱进了。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 – 主要成就

赵朴初是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著名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

一生追求进步、探索真理,孜孜以求,矢志不移。在近七十年的漫长岁月中,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亲密合作,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造福社会、振兴中华,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卓越贡献。

早在大革命时期,赵朴初亲眼目睹在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下中华民族备受欺凌,在封建地主的残酷剥削下广大农民蒙受苦难,从而立下救国救民的远大抱负。

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战后,他积极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组织妇女支前,动员和掩护300多名青壮年奔赴前线,千方百计地救济、安置难民。

上海沦陷后,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与新四军联系,把经过培训的千余名中青年难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军总部,其后陆续送往苏南、苏北等地参加抗战。

1938年他参加了职业界救亡组织上海益友社并担任理事长,参加了上海各界人士抗日统一战线组织星二聚餐会及其核心组织星六聚餐会,积极宣传抗日主张,团结爱国人士,开展秘密斗争。抗战胜利后,赵朴初痛恨国民党反动独裁的黑暗统治,积极参加争取民主、反对内战、解救民众的爱国民主运动,迎来了上海的解放。

50年代初期,新中国百废待兴。赵朴初在担任华东民政部、人事部副部长期间,为华东地区和上海的经济恢复和安定群众生活做了大量工作。

作为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号召佛教徒与全国人民一道,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周围,为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赵朴初是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12月30日,赵朴初与马叙伦、王绍鳌、林汉达、周建人、雷洁琼等在上海成立以“发扬民主精神,推进中国民主政治之实现”为宗旨的政党——中国民主促进会。此后,赵朴初同志历任民进上海分会副主任,民进上海市委主委,民进中央委员、常委、副主席,民进中央参议委员会主任,是中国民主促进会德高望重的卓越领导人。

赵朴初同志始终热爱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他同周恩来、邓小平等中共中央领导人有着亲密的友谊。他长期担任民进中央和全国政协的领导职务,积极建言献策,发挥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作用,为发扬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为巩固与发展爱国统一战线,为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做出了重要贡献。

赵朴初是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在国内外宗教界有着广泛的影响,深受广大佛教徒和信教群众的尊敬和爱戴。他佛学造诣极深,《佛教常识答问》等着述深受佛教界推崇,多次再版,流传广泛。

他从青年时期开始,就认真研究社会主义学说,经过漫长的求索,他逐步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最能代表中国劳苦大众的意志和利益,中国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建成繁荣富强的新社会。

作为新中国一代宗教界领袖,赵朴初同志把佛教的教义圆融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扞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圆融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各国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

他充分地论述了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协调的问题,指出:党和国家从政策上、法律上充分尊重和保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徒则要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拥护党的领导,报国家恩,报众生恩,积极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贡献。

他告诫佛教弟子,佛教的利益必须与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我们的生命好比一滴水,只要我们肯把它放到人民的大海中去,这一滴水是永远不会枯竭的。赵朴初同志坚决拥护党中央制定的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重要指示,积极协助党和政府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赵朴初同志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宗教理论和工作,坦诚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他积极促进全国各宗教界的团结和稳定。他热情支持十世班禅为发展藏传佛教文化,建立藏传佛教正常秩序,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境外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

他积极拥护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经金瓶掣签、报中央政府批准认定的十一世班禅,并热情关心十一世班禅的培养教育工作。他恪尽职守,殚精竭虑,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赵朴初同志一生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

1951年,赵朴初同志代表中国佛教界主动送观音像给日本佛教界,打开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的大门。随即,日本佛教界发起了护送中国二战时期在日殉难烈士骨灰归回祖国的活动,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赵朴初同志多次以团长身份出席禁止原子弹氢弹保卫和平的大会。

1961年3月,他赴印度新德里出席世界和平理事会,会前应邀参加泰戈尔诞辰百周年纪念大会,当场义正词严地驳斥了某些反华势力突然发动的恶意攻击,赵朴初同志维护国家尊严的举动,赢得场内一片掌声和各代表团的热烈祝贺,陈毅副总理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1962年,赵朴初同志倡议中日佛教界共同纪念鉴真和尚逝世1200周年,日本佛教界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广泛宣传中日友好传统。

1980年,他推动和组织了鉴真和尚塑像回中国探亲活动,掀起了中日民间友好交流往来的高潮,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群众基础。

1993年,赵朴初同志提出佛教是中日韩三国友好交流“黄金纽带”的构想,得到韩国和日本佛教界一致认同,轮流在中国、韩国和日本召开了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这些活动,充分发挥了宗教在国际交往中具有联系广泛的积极作用,向世界人民广泛宣传了中国政府的宗教政策,加深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赵朴初同志始终关心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积极开展同台湾、香港、澳门和海外华侨佛教界的友好交流与联系,同破坏祖国和平统一事业的言论和行动进行坚决斗争。

1999年7月,当李登辉逆世界和平之潮流,悖中华民族统一之意志,公然鼓吹“两国论”时,已届耄耋高龄、久卧病榻的赵朴初同志,郑重发表谈话,严厉谴责李登辉的谬论。

在他生命垂危时,还念及台湾的老友故旧,心系祖国统一。

赵朴初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他的诗词曲作品曾先后结集为《滴水集》、《片石集》,其中不少名篇在国内外广泛传诵。他的书法作品俊朗神秀,在书法界久负盛名。

赵朴初同志又是一位以慈善为怀的慈善家,长期从事社会救济救灾工作,做了许多慈善事业,直到晚年体弱多病时,还亲自为遭受地震和洪水灾害的地区筹集救灾资金。他率先垂范,为自然灾害和希望工程捐出个人大笔资金。他生前立下遗嘱,他的遗体凡可以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他在遗嘱中表达生死观云:“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充分展现了赵朴初同志的心灵境界。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 – 人物纪念

赵朴初纪念馆

赵朴初纪念馆位于公园西侧,占地面积6公顷,建筑面积为1800平方米,投资1200万元,平面确定为“三进”、“三纵”布局,入口门前有青石狮一对,侧有青石抱鼓,东侧设接官台,后院设计水井一口,以及马厩、花园等。建筑沿袭当地清代居室风格,粉墙黛瓦,马头墙,青石板内院铺地。该工程于2005年7月5日正式动工建设,2007年11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赵朴初纪念馆建成以后,必将成为世人了解朴老、悼念朴老一个极好的场所,必将成为爱国、爱和平、爱乡的教育基地。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 – 胸怀若谷

1968年12月11日至1969年2月12日,赵朴初被监管劳动,地点在广济寺后两跨院,具体做送煤、劈柴、扫雪、倒脏土等杂务。

中国佛教协会的牌子已被红卫兵战斗队的各种招牌所替代。戒坛的香案早已布满了灰尘,和尚被赶出了庙门,只有藏经阁前的松树仍然高高地屹立着,与这群“牛鬼蛇神”为伴。

头一天,赵朴初和虞愚教授被分配做煤球,捡煤核。烧过的煤球灰里,残留着半黑色的煤球,拣起来,仍然可烧。赵朴初在一点一点往煤灰深处掏煤核时,突然想到,看似很冷的煤球灰,却能死灰复燃呢!这使他脱口占出一首五绝来:

细向心中检,然而有不然。

冷灰犹可拨,试看火烧天。

吟罢,赵朴初对虞愚说:“现在这种情况是暂时的,不久以后,一切都会好的,一切都将会走向正轨。无论受多大委屈,一定要坚持住,活着,就是胜利。”

1969年春节前夕,爆竹好卖,赵朴初等人被勒令拆旧纸花,将燃放过的爆竹里的纸骨子剥出来,重做成新的爆竹。这是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既新鲜,又无奈。拆旧纸花时,赵朴初想,什么时候“文革”结束了,用自己拆的旧纸花做的爆竹来庆祝,该多好啊!于是又有一诗吟就:

摧枯拉朽尽,铁骨独留枝。

好待东风信,新花众妙持。

后来,周恩来了解到赵朴初被迫劳动的情况,下了保护赵朴初的指示。他不再每天接受监管劳动,被拆掉的电话也安上了。

三个月下来,七写八写,倒也记录下了赵朴初“改造”过程中的思想火花。他抽空将这些意外收获加上标题《闲情偶记》,送给了佛协教务部主任陈秉之。陈秉之十分感慨:别人写“劳动改造”的诗,常常发泄心中的愤懑,赵朴老的诗却气象峥嵘,没有半点牢骚。尤其是对国家前途,信心十足,其胸襟,确非常人可比啊。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 – 革命情谊

赵朴初与新四军

赵朴初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作家、诗人和书法大师。他对中国古典文学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在诗、词、曲和书法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但是赵朴初和新四军有什么关系,外界却所知甚少。

挥手汽笛鸣,极目楼船远,

谈笑忆群英,怡怡薪与胆,

雄风舞大旗,万流助浩汗,

同张射日弓,待看乾坤转。

这首五律是赵朴老于1938年所作。1998年秋,91岁高龄的赵老重书此诗时作了如下注解:“抗日战争初期,余负责上海战区难民收容工作。1938年,选送难民中优秀壮年、青年及部分优秀难童暨工作人员,赴皖南新四军本部,此为送行时之作。”这段话,基本介绍出了写这首诗的背景。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赵朴初积极进行抗日救亡活动,组织妇女支援前线抗日将士,动员和掩护三百多名青壮年奔赴抗日前线,直接打击日本侵略者,并千方百计地救济和安置上海难民。

上海沦陷后,赵朴初又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积极与上海我党的地下组织取得联系,打通了与新四军的关系,把经过培训的千余名青年难民,分批送往皖南新四军总部。其后又陆续把大批青年送往苏南、苏北新四军部队,参加抗日战争。

当时新四军在日寇和伪顽的双重封锁下,部队缺医少药,医疗工作十分困难,通讯器材也十分缺乏,赵朴初冒着生命危险,多方筹措通讯器材和医疗器械与药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新四军前线,正是在赵朴初这批救命物品的帮助下,挽救了不少伤病员同志的生命,很多伤员很快伤愈回到了部队,部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同时,他运来的通讯器械也使部队的通讯联络工作得以恢复和发展,分散的部队和根据地终于又能紧密的联系起来了。赵朴初的壮举对于当时处于敌后的新四军部队来说,真可谓是“雪中送炭”!

抗战期间,赵朴初对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做法十分痛恨。1941年,在反动当局的策划下,发生了围攻新四军的“皖南事变”,赵老闻讯后,义愤填膺,当即作七律诗一首,以表达自己的愤慨之情:

岂能北辙又南辕,无北无南八表昏,

信有修能遭众嫉,竟教积毁铸沉冤,

鸱枭在室悲弓折,魑魅甘人可理论,

逼窄江南客后死,弥天泪雨望中原。

哀辛士

1997年重书此诗时,赵老注:“1941年为皖南事变作,辛士为新四之谐音也。”

海纳百川、宠辱不惊是赵朴初一生胸怀坦荡宁静的写照,而刚直不阿也同样是他的气概。陈昊苏曾讲述过父亲陈毅与赵朴初数十年的真挚友谊,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毅逝世后,赵朴初顶着极大的压力,帮助整理《陈毅诗集》、《陈毅文集》,危难时期赵朴初的毅然相助使他们全家受到了很大的感动。

烈士张太雷的女儿张西雷,正是当年赵朴初历尽千难万阻送到新四军的妇女中的一员。赵朴初的相助使她能够继承父亲遗志,献身到抗日战场中去继续自己的革命事业。

赵朴老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是:“盛世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孜孜不倦追求真理的精神,他的豁达大度、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永远值得后人去学习。

赵朴老一生安安心心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都可称无愧无憾。而他志高意远,宁静淡泊的人品,更是从他的遗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花开,水流不断,

魂兮无我,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 – 重印龙藏

赵朴初先生与《乾隆版大藏经》

赵朴初先生不仅是中国佛教界卓越的领导人,还是中国的佛门龙象,释教大德。他集佛学理论、文学和书法艺术于一身,造诣颇深,堪称一代宗师。他1907年11月5日诞生于安庆天台里四代翰林府第中。在深切缅怀赵朴初先生百年诞辰时,回忆赵朴初先生对《乾隆版大藏经》的整理、出版和发行做的大量工作至今难以忘怀。

《乾隆版大藏经》亦称《龙藏》和《清藏》,是清朝雍正皇帝降旨,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刊刻。但因雍正皇帝仅完成钦定《清藏》的内容和筹划雕造等事务,开雕不久,他就去世了。雕造和刷印《清藏》的大量工作是由乾隆皇帝完成的,故又称《乾隆版大藏经》。乾隆三年(1738年),历时五年经板雕造完工。清廷出资刷印一百部《乾隆版大藏经》,颁赐全国各大寺院。七万多块经板贮存故宫武英殿。后因请印不便,奏准,移储柏林寺。“文革”中经板遭到严重破坏,“文革”后为保护好这套国内仅存的《乾隆版大藏经》经板,文物部门把经板移置智化寺,加以保护。

为更好的保护和整理这套珍贵文物,经中国佛教协会、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出版社共同协商后,决定开展重印《乾隆版大藏经》的工作,1987年12月29日在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召开重印《乾隆版大藏经》汇报会,赵朴老主持会议。文物局和文物出版社的领导汇报了重印《乾隆版大藏经》的各项准备工作,经过整理,按《千字文》的顺序码放,数百块经板需要补刻,数千块经板因长年被水浸泡腐烂,已经无法使用,需要重新雕刻,六万余块经板完好如初。重印《乾隆版大藏经》的工作已经全面展开。赵朴老听了大家的汇报,非常高兴地说,重印《乾隆版大藏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要完成如此大的工作,只有盛世才能做到。雕造、刷印《乾隆版大藏经》是在历史上“康干盛世”完成的。又是盛世,我们重印《乾隆版大藏经》,无论对佛教界还是文化界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让我们的事业像龙一样腾飞起来。赵朴老还欣然撰写《重印清龙藏序》;自宋初创刻大藏经,而后历朝无不以刊刻大藏经为大事,以迄元明,官私刻板达十余部,惜屡经丧乱,板佚无存。清雍干之际,整编重雕,世称龙藏,并收汉土著述达七千八百余卷,博采旁搜,包罗宏富,超轶前代为国重宝。实集佛学典籍之大成,为华夏文化之丰碑。十年否塞,经板残损,并世知闻,咸为扼腕。四凶既翦,国步复康,文运宏开,因缘殊胜。

1988年中国的龙年,11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西藏厅里,佛教、文物、出版界的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济济一堂,赵老也光临会场,参加新版《乾隆版大藏经》面世,并向国内外发行的新闻发布会。西藏厅正中的桌案上摆放着整齐的新版《乾隆版大藏经》。文物局的领导向赵朴老汇报在印制《乾隆版大藏经》的过程中,加强了对经板的安全保卫工作。文物出版社的领导谈了新版《乾隆版大藏经》全部使用优质宣纸和一得阁的香墨汁,聘请了解放前琉璃厂文富堂的老师傅在印刷和装订技术上把关,严格按传统工艺进行加工制作。同时也谈到由于受时间和财力的限制,经板残损的部分佛经只能用征集到的清乾隆年间刷印的《乾隆版大藏经》,用照相和扫描技术处理后进行装订制作。赵朴老说,能够把724函、7240卷,含1675部佛经大部头的线装古籍《乾隆版大藏经》刷印出版已经是功德无量,如果能够再把损坏掉的经板全部补刻好,那就功德圆满了。赵朴老神情凝重,手捧飘着墨香的《乾隆版大藏经》,心中充满欣喜。

每当想起赵朴老持杖的动作和双手合十的音容笑貌,还有老人家宽容大度、干练潇洒的风度,崇敬之情油然而起,可谓高山仰止。赵老数十年为实现“人间佛教”的理想而身体力行、殚精竭虑。一生慈悲为怀,为践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如老人家所说: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与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在纪念赵朴老百年诞辰的时候,祈愿赵朴老乘愿再来,普渡慈航。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书法作品

赵朴初 – 后人纪念

2012年11月3日,在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05周年之际,赵朴初铜像揭幕仪式暨民进会史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朴老故里太湖县寺前镇的赵朴初纪念馆。

2012年11月4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纪念赵朴初先生诞辰105周年诗朗诵文艺演出会。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以便及时更正。《青少年美术家》专栏为版权内容,禁止转发、复制,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侵权必究。
文章底部
文章底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