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画家_恩斯特·路德维希·凯尔希纳_Ernst Ludwig Kirchner

文章顶部
文章顶部

基希纳(1880~1938)Kirchner,Ernst Ludwig,德国画家。1880年5月6日生于阿沙芬堡,1938年6月15日卒于瑞士的达沃斯附近。早年在德累斯顿学建筑,后转到慕尼黑学绘画。代表作《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追求变形,艺术语言简练,呈现几何形构图。1931年被推举为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院士,两年后院士资格被纳粹当局取消,收藏在各大博物馆的639件作品也被当局没收 。后自杀身亡。

中文名:基希纳
性别:男
国籍:德国
出生年月:1880年
去世年月:1938年
权威编撰:道子羲之丨全球书画人物志

《作为一个军人的自画像》
《作为一个军人的自画像》

个人简介

恩斯特•路德维希•基希纳 Kirchner,Ernst Ludwig(1880~1938)德国表现主义画家,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巨匠之一。1880年5月6日生于阿沙芬堡,1938年6月15日卒于瑞士的达沃斯附近。早年在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工程。1903~1904年在慕尼黑学习绘画,受到新绘画思潮的冲击。19世纪的色彩理论和歌德的著作《论色彩学》,使他充分认识色彩在艺术表现中的价值。1905年,他和黑克尔、布莱尔、施密特-罗特卢夫发起组织桥社,号召艺术青年组织起来,共同向顽固的旧势力争取活动和生存的自由、提倡艺术革新。基希纳追求变形,艺术语言简练,呈现几何形构图。代表作有《柏林街景》、《市场与红塔》、《街上行走的两个女人》等。
基希纳生活的那个年代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创作生涯里有过重大变化,致使他的作品风格产生了巨变。起初基希纳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通过对形和色的凝练处理而达到其画面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效果,这与野兽派尤其是马蒂斯的艺术密切相关。基希纳的艺术被灌注了一种沉重而痛苦的精神性,充满蒙克式的悲观主义情绪。在1911年从德累斯顿迁到柏林以后,他画中的节奏和着色都发生了改变:作品变暗了,也更复杂了。激烈的、哥特式的线条构成了他在这一时期的风格。1913年桥社解散后,诞生了一批大画幅的描写柏林街景的杰作,如“波茨坦广场”和“弗里德里希大街”。
在基希纳所画的都市街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这种内在形象:时髦女郎、高级妓女以及花花公子等。那些带角的几何化造型,显然是从立体派那里汲取过来,不过基希纳真正关注的倒并不是毕加索或布拉克的那种体积塑造法,而是某种精神性的表达。事实上,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人及其强盛生命力的即刻存在,因而其画中的人物有着某种更深层的含意。通过这些表现街景的作品,基希纳将其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敏锐感受,将都市所特有的那种冷漠、拥挤以及快节奏的感觉,真实而充分地层示出来。在那浮华喧嚣的热闹场景中,无时无刻不渗透出孤独、隔阂和焦虑之感。而这些表现主义作品上所充斥着的极度紧张的线条与笔触的形式张力,在某种意义上正反映了基希纳自身那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
1915年,基希纳自愿报名服兵役。他的生活陷入越来越大的危机。1917年,基希纳在朋友的帮助下移居到瑞士的达沃斯。他认为自己在战争的经历中丧失了自我。之后,德国的政局变得越来越紧张。民族社会主义党的发迹令其震惊,而这些纳粹分子则将他宣布为“颓废艺术”的代表。他被取消了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院士资格。1937年,其639件作品被移出德国的各博物馆,且被没收。由于不堪这种迫害与折磨,他于1938年在瑞土自杀。

基希纳作品
基希纳作品

基希纳 – 艺术风格

德国哥特式
  基希纳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 桥社的核心人物。他曾在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学习建筑,并曾在墨尼黑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05年,基希纳与几位朋友( 赫克尔、施密特一罗特卢夫等人)一起创立了桥社。
  在该社的年轻画家中,基希纳称得上是最有才华和最为敏感脆弱的一位。早在年轻时代,他就开始悉心研究德国的晚期 哥特式艺术,那种“尖尖的、间断式造型的、强调坦率的直觉和强烈感的德国哥特式”艺术风格,对他一生的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

色彩造型

  在绘画上,基希纳追求简洁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通过对形和色的凝练处理而达到其画面独特的装饰性平面效果,这与野兽派尤其是 马蒂斯的艺术影响密切相关。但是,基希纳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意味,却与马蒂斯艺术的悠闲舒适大异其趣。基希纳的艺术被灌注了一种沉重而痛苦的精神性,充满 蒙克式的悲观主义情绪。

作品气质

  也许是由于他身体多病、性格内向的缘故,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某种病态的焦虑与压抑,并带有一些神经质倾向。他常常通过某种歪曲形状、色彩和空间的手段,来实现其对于象征性和表现性的追求。他在画上,充分揭示出人物的心理冲突,并将由这种冲突而产生的痛苦,绵延不断地传达给观者。
  1911年, 桥社成员由德累斯顿迁往柏林。从此,大都市景象便成为他们画中的新主题。
  基希纳以简洁的造型和强烈的色彩创作了一批表现柏林街景(他称之为“石头海洋”)的作品。他曾经这样写道,“现代的城市之光,大街上的运动——那里有我的刺激,观察运动能激发我的生命脉搏,我的创作源泉。一个运动中的身体显示它的各个局部的外貌,这些外貌又融合成一个完整的形状:内在形象。”

主要作品形象

  在基希纳所画的都市街道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这种内在形象:时髦女郎、高级妓女以及花花公子等。那些带角的几何化造型,显然是从立体派那里汲取过来,不过基希纳真正关注的倒并不是 毕加索或布拉克的那种体积塑造法,而是某种精神性的表达。事实上,画家所要表现的是人及其强盛生命力的即刻存在,因而其画中的人物有着某种更深层的含意。通过这些表现街景的作品,基希纳将其对于现代都市生活的敏锐感受,将都市所特有的那种冷漠、拥挤以及快节奏的感觉,真实而充分地层示出来。在那浮华喧嚣的热闹场景中,无时无刻不渗透出孤独、隔阂和焦虑之感。而这些表现主义作品上所充斥着的极度紧张的线条与笔触的形式张力,在某种意义上正反映了基希纳自身那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
其他由于体弱多病,基希纳自1917年起定居瑞士的达沃斯。其间他画了不少风景画,追求宏伟、静穆与不朽的精神。后来,其艺术被纳粹归为“颓废”,他被取消了柏林普鲁士美术学院院士资格。1937年,其639件作品被移出德国的各博物馆,且被没收。由于不堪这种迫害与折磨,他于1938年在瑞土自杀。

基希纳 – 代表作品

《街道》
《街道》

  《街道》 (Street, Berlin)
  1913年,布面油画,120.7×91.3厘米,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Museum of Modern Art, New York)
  基希纳画中描绘了一群漫步在街头的男女。走在最前面的是两个时髦女郎,其顾盼生姿的身形,颇有几分自鸣得意的味道。右边向橱窗观望的男士,则衣冠楚楚,很具有绅士风度。背景之上挤满熙熙攘攘的行人,使整个画面充满了大都市的那种特别的拥挤和繁华的气息。画家在勾画出人物瞬间姿态的同时,也给画面抹上了一层空寂、缥缈的感觉。画中的人物形象,那些妖媚的女人和踌躇的男人,实际上都被高度概括化了,不过是一些戴面具的躯壳罢了。他们仿佛幽灵一般,身不由已,飘忽不定,似在梦的世界里游荡。基希纳自己曾说:“也许作品不一定符合大自然中的形象,但更清晰地传递了我所看到的一切。”在这幅画上,画家以大刀阔斧的简洁线条和略带颤抖的笔触,勾画人物的形体。他把立体派的构成与野兽派的色彩有效地结合,并且渗入了某种哥特式的变形,从而使画面具有一种强烈的感觉。

《死亡之舞》
《死亡之舞》

基希纳 – 关于桥社

凯尔希纳是著名的艺术家协会“桥社”的创建人中年纪最大的,他最积极地继承和发展了当时的以及古典的艺术。与他性格内向的朋友海格尔和施米特-鲁特勒夫相反,他性格外向。在慕尼黑他曾从师青春艺术派元老之一赫尔曼•奥柏里斯特,同时学习丢勒的木刻。三十年代他接受了毕加索立体主义绘画的某些特点。而正是这种灵活性和他对超凡事物的感觉赋予了他最杰出的才能。凯尔希纳的版画作品连同他在三十四年内创作的2000多福其他作品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财富。
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社团。1905年成立于德累斯顿。由德累斯顿理工学院建筑专业的学生E.L.基希纳、E. 黑克尔、E.布莱尔和K.施米特-罗特卢夫发起。“桥社”一词的含义是团结所有德国艺术家,共同起来反对腐败的学院派绘画和雕塑,建立一种新的同日耳曼传统有联系的而又充满现代情感和形式的美学,从而在艺术家和切实有力的精神源泉之间建立一座“桥梁”。1906年10月在一家灯具厂的临时陈列馆里举行首次展览,后又连续举行过几次。他们从新印象主义画家及 凡高、 蒙克等人的作品中吸收营养,发展了一种以简化的自然形体和版画作品中的线条为主的明晰风格。1913年因内部意见分歧而宣告解散。其主要成员有基希纳、弗里茨.布莱尔、黑克尔、罗特卢夫、 诺尔德、 佩希施泰因、奥托米勒等。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以便及时更正。《青少年美术家》专栏为版权内容,禁止转发、复制,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侵权必究。
文章底部
文章底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