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拍卖行情受疫情影响_私下洽购悄然兴起

文章顶部
文章顶部

2020年4月,内地新冠肺炎疫情虽已经接近尾声,但由于世界各国疫情的快速蔓延,使得国内的防疫态势暂时仍难以放松。因此,以人员交流与聚集为主业务形式的艺术品拍卖行还难以放开手脚进行跨地域征集与举办拍卖会,内地和香港春季拍卖会时间据悉都已推迟到了六、七月份之后。在经营无法常规进行的这段时期,拍卖行如何展开业务取得收益呢?

一些拍卖行已经启动了艺术品网上拍卖的替代方案,也许这将成为线上拍卖迈上更高层级的转折点,目前还是小大小闹;同时,拍卖行开展私人洽购也会是一个不错的补充方法。这种案例在海外比较常见!

国际两大拍卖行蘇富比和佳士得两百多年前刚成立时就有同时经营拍卖和私人洽购的惯例。直到今天,在他们每年的全球经营业绩中,都有占比10-23%的收入来源自私人洽购。2017年11月,在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创下4.503亿美元的达芬奇油画《救世主》就曾于2013年5月在蘇富比的私人洽购中以7500万美元售出;2016年,一对伦勃朗的油画《Soolmans夫妇》被佳士得拍卖行以1.6亿欧元私洽价格卖给法国、荷兰两国的联合机构。

达芬奇 《救世主》

近年来,两家国际拍卖行多在自己的春秋大拍中,将私人洽购展览与拍卖预展一同举办,其目的就是借助拍卖的客户资源吸引私下交易的买家。为了重新聚焦私洽业务,三年前,蘇富比组成了一支位于伦敦和纽约的10至12人的专职私洽部门;而佳士得则采取两百多年以来的传统模式,利用各个传统拍卖部门的销售网络兼做私洽。

私人洽购是一种艺术品议价的销售方式,是指拍卖行不通过拍卖场公开竞价而举办展卖、私下交易的形式销售艺术品。私人洽购常常可以为满足买家与卖家的需求而进行量身定做,为满足卖家的条件销售,为买家寻找独特的艺术品。尤其在目前这种不能公开举办拍卖会的情况下,或在市场相对低迷的情况下,这种非公开交易方式可以节约成本,并能充分利用传统拍卖的各种资源。

私人洽购和拍卖最大的不同在于,拍卖是先征集了东西,再卖,是以拍品为导向;私洽则是先摸清楚了客户的需求,再去挑东西,所以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对于卖家来说,私人洽购随时可以进行交易,回款快,交易品种、价格以及买卖双方的身份都能得到充分保密,也能避免流拍的风险;对于买家来说,私洽的好处在于任何时间都可以在拍卖行购买到艺术品或工艺品,交易快,价格可控并具备确定性,而且不会因为竞价而被抬高,中介佣金也会比拍卖会低一些。

在内地,1997年颁布实施的我国《拍卖法》规定,拍卖企业只能拍卖别人委托的拍卖品,不能采取其他销售方式或自营。因此,《拍卖法》对于内地拍卖企业进行私人洽购有法律限制。但是,事在人为,内地拍卖企业做私人洽购可以进行变通,比如,有的拍卖行就做到了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申请到艺术品销售业务的经营范围;全国国有文物商店艺术品交流会;拍卖企业也可以注册一个与公司有关联关系的艺术品经营公司专门从事私人洽购,双方合作,共享品牌与客户资源。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以便及时更正。《青少年美术家》专栏为版权内容,禁止转发、复制,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侵权必究。
文章底部
文章底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