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下民国时期的杂志和报纸,不看内容单看刊头设计,就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从一些老的古迹珍品中了解当时的人们是如何看待书刊和设计的,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但总能唤起人们对以往作品的怀旧之情,甚至还能吸收那些复古设计风格的精髓,为现在的作品提供些许灵感呢!
《新青年》刊头回顾
《新青年》是在1910年代末期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由陈独秀、钱玄同、高一涵、胡适、李大钊、沈尹默、刘半农以及鲁迅轮流编辑,正如大家在历史课本里学到的,该杂志发起新文化运动,并且宣传倡导民主、科学(“德先生”、“赛先生”)成为引领当时年轻人思想解放的旗帜。
有学者曾经说,从杂志的象征意义上来说,《新青年》是第一本现代美术字设计的重要杂志。
第一版创刊《青年》就脱离了传统杂志封面设计的方法,刊头设计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上部是一组比肩而坐的青年人图像,下部右边靠页边的位置采用了“青年杂志”刊名,红色的文字,字形发方整,横竖笔画宽度几乎一致,与传统汉字相比,整个框架结构、字形特征具备更加明显的现代特征,理性和构成意识开始出现在作为刊头字体设计中。
第二卷更名后的《新青年》,封面上方刊名采用黑体美术字,下部附有法文和“陈独秀宪政主撰”的话语,中部的处理是在盾牌形线条框中编排杂志正文要目,这版刊头设计的亮点在于中文美术字体和法文的结合,传统风格的法文刊名和出版机构名,以及宋体的编者和要目信息产生了丰富的现代意味,而且刊头字体充满力量感和速度感,充实了“新青年”的这种象征意义。
此后,新青年三字更加简约轻快,法文也更偏现代性和简约感,更加注重留白,这很大程度上受德国先锋派和构成主义的影响,因此,在陈独秀倡议下“新青年”三个字反复更改,以展现了一种快速有力的书写感和强有力的力量感。
这些历史图片给我们回顾时代呼唤提供了明证,你细品,简简单单的刊头设计却给人韵味无穷。
《莽原》刊头回顾
《莽原》杂志于1926年1月10日在北京创刊,鲁迅主编,是鲁迅编辑过的刊物中最早的一种。鲁迅曾说办此刊物的宗旨是“率性而言,凭心立论,忠于现世,望彼将来”,提倡“撕毁旧社会的假面”,注重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
518
这张还能找到的旧图片同样突破了传统形式上的纵向排列,而采用横向排列方式,和20世纪初整体的新文化运动具有一致性。这款刊头设计的字形笔画通过设计巧妙相连,并嵌入到图形中去,回顾刊头中的图像,不难看出设计者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青年的殷切期望,虽然没有过多的装饰,就是这样朴素的设计,最能表现当时知识分子真挚的情感。
鲁迅参与编辑的杂志期刊除了上面提到的2种还有《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每个期刊的设计都有一段或长或短的故事。
部分资料来源:邹海东. 《新青年》设计与中国平面设计的现代意识.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