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批评也能发包吗

文章顶部
文章顶部
艺术批评也能发包吗

从专业的角度看,一个展览,最值得期待的除了作品本身,还有相关的学术研讨。就我的观察,近年的个展研讨越来越封闭。从一些会议报道可以看出,虽然场地气派,摄像师、速记员等一应俱全,但听众席上却常常空空如也,仅是几个嘉宾在研讨。这种情形和一般的学术论坛给人的印象出入很大。

据说,个展研讨现已形成新行规,即“发包”批评。艺术家只需找到某些有学术影响及媒体地位的“包工头”批评家,谈好细节及价钱即可,“包工头”自会去组织。这多半如一条龙打包服务的婚庆公司,根本不需自己去找主持人、灯光师、化妆师、礼仪小姐等,可谓与时俱进地为画家分了忧。不过,既然是婚庆,自然就不会找砸场子的人,受邀批评家碍于情面或因有费用,也就自然转型为表扬家。尽管偶尔会有节外生枝者,但下次几乎就没他什么事了。敢说话者被边缘,研讨会也总是被一些和气的老面孔占据着,名家个展尤是如此。

发包式的封闭圈子研讨会,久之也失去了吸引力,甚至连批评家也没了兴趣。许多研讨会上,总是有人在会上说:“还有个会,我先说几句。”说完后就走人。等连续走人后,剩下的就不多了。最后几位发言者,即便发言完毕也不好意思再走了,因为说不定最后就只剩下一脸尴尬的画家在那儿了。

民国时期的一些美术期刊,不少批评堪称狠毒,二徐之争,模特风波还算温柔的笔仗。所以,你不会觉得这些发黄纸页上的繁体字无趣,而是立马来了精神。多年后的学人看到近些年太多“团结的、胜利的”研讨记录,会是怎样的感觉?

无论是学术型还是商业型,艺术家的个展往往投入了大量心血,也是对社会的精神奉献,自然需要批评的介入。而现在的批评机制和风气的不正常,造成了批评本身质量的不足。个展批评,要么是研讨会上的“发包”表扬,要么无人问津或是自媒体上的乱骂。即便有批评家觉得与之无任何关系的某个展览值得批评,文章写就后也几乎无发表机会。个展批评多为人诟病,网络与现实走向了两个极端,改变这种困境,批评的媒介与方式怎样并不重要,多一些对批评的宽容、多关注艺术本体,少一些人情与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以便及时更正。《青少年美术家》专栏为版权内容,禁止转发、复制,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侵权必究。
文章底部
文章底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