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当代画家丹尼尔·里希特 Daniel Richter

文章顶部
文章顶部

中文名: 丹尼尔·里希特

外文名: Daniel Richter

1962年出生于德国北部石荷州小城奥伊廷(Eutin)
1991年至1995年在汉堡造型艺术学院(Hochschule der Bildende Ku t Hamburg)维尔纳·比特内尔(Werner Büttner)画室学习,此后作为阿尔伯特·厄伦(Albert Oehlen)的助手留在该校工作。
2004年至2006年里希特担任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

个人简介

从特立独行者到政治历史画家:丹尼尔 · 里希特及其绘画欧阳甦

丹尼尔 · 里希特(Daniel Richter)是德国当代架上绘画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名被评论家、收藏家关注较多的当代德国艺术家,90年代后期他的作品跻身于世界拍卖会前列。但面对所谓骄人的成绩,里希特还是保持难能可贵的冷静,贯穿其作品,总呈现着一些新的变化。
里希特1962年出生于德国北部石荷州小城欧丁(Eutin),80年代前后,在他致力于造型艺术前,他是左派独立者,朋客追随者,并为朋客乐队设计过广告、招贴画。1991年至1995年他在汉堡造型艺术学院(Hochschule der Bildende Kunst Hamburg)维尔纳 · 比特内尔(Werner Büttner)画室学习,此后作为阿尔伯特 · 厄伦德(Albert Oehlen)的助手留在该校工作。这后两位也是德国当代艺术界的活跃人物。2004年至2006年里希特担任柏林艺术大学的教授。此后他因不满该校的官僚作风辞职。

dzxz-20161201-95丹尼尔·里希特

2001年里希特创作了一幅名为“穿越森林至统一 ”的油画作品。如他大部分作品,幅度很大(252×231厘米,图1)。画的右边,有两人看上去很着急的人在森林里向左边跑去,其中右边的一位,穿着鲜艳的橘色上衣和紫蓝色裤子,伸开手指,紧跟着他前面的那一位,似乎不愿落后。前一位的左腿前后抬起,左手紧紧攥成拳头状,像是刚从某地逃出来,又要向某地逃去。画左边,一棵树前站着一个人,黄色金色装扮的此人向右边望去,他背后另外两个人紧紧拥抱在一起。而这些人物融会在这样的环境之中——画前下方,是白色的浅色的花朵和植物。画面中部右侧,人和树之间立着网状栅栏,正中央的树梢上藏着一只警觉的犬,左边画布边缘则悬挂着一幅绞架。
里希特在此所用题材元素,如人物、树木植物、小动物、栅栏和绞架,互相绞缠在一幅大画里,处在相互运动状态,尤其是居中的人物非常突出,而他并没有赋予人体以明显的五官特征,反而让这些人具有面具般的头部和脸部,令人难以判断其性别,怀疑他们究竟是否真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里希特的色彩运用具有电脑的像素效果,人物被刺目的彩色包裹,脸似虚拟的数码结晶体,他通过运动和闪闪发亮的色彩来表现人物,并在与静静的森林对照中,进一步突现出来。里希特所强调的人物与其所处环境,仿佛角色和表演,共存于较明显的色彩对照中。而他所表现的自然风景,如森林,与真实的生活环境,与人们习以为常的环境是不同的,给他所想要表达之事件提供了氛围。怪诞的人物,丑陋的脸庞,斑斓的服饰,奔走在林中,颤抖的出现在画面里,强壮而有力。炫目的色彩使得人物、物体和环境更为戏剧化。画里有故事,即,似乎是对某一特定时期所发生的客观事件的表述,又通过夸张、强烈的色彩以及对于高科技色彩语言的运用,主观的营造出神秘恐怖的氛围,没有逻辑与和谐。他将音乐舞曲、拼贴等手法应用到色彩表现中去,试图“通过杂乱表现美,通过冲突表现真实”。
如果直观来看里希特的画面,我们可以联想到很多前辈德国艺术家的风格,科克施卡(Kokoschka)的狂放不羁,埃米尔 · 诺尔德(Emil Nolde)的绚烂神秘。造型上大面积的使用很多夸张连贯的曲线,使人又可以想象出蒙克(Munch)的身影,但是细细观察又有很多不同。包容并蓄,这也是里希特绘画技法上的一个特点。

dzxz-20161201-96丹尼尔·里希特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里希特从原来的抽象表现转变到具象绘画,这并不是说,他走向写实主义绘画,如我们通常对于架上绘画的粗略理解。正如他自己所说,他转向人物表达是为了更好的接近他感受到的事物。这些事物是他作为一个社会存在,关于他所处时代的所思所想。早在八十年代,里希特就和朋客运动、毒品酒精打过交道,与不同亚文化、独立左派活动相联系。这些经历显然对于他日后绘画题材的选择和绘画语言的运用产生了影响。八十年代中期,他从讽刺现实主义转向抽象主义,他认为抽象绘画是“有组织的对立”。八十年代末,柏林墙倒塌、东西两德统一后,作为一个西德人,里希特开始寻找新的定位。尝试具象绘画,使用很稀薄的流质油彩和喷漆涂抹(图2)。1999年他的作品中出现了人物头部,颜色显得肮脏而具攻击性。选材上挖掘当代历史,对于恐怖袭击和柏林墙倒塌后的挑战均有涉猎。如这幅油画,除人物外,他也不惜将看上去令人恐怖的绞架在画面中反复表现出来,使人联想到,暴力的冲突出现在宁静的风景中,仿佛暗示对他人、对牺牲者生命的操控。如他所拟画名,森林作为这个民族的象征,作为历史进程的舞台,提示着德国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那么里希特究竟为谁而画?绘画里背后包含何种动机?以及他如何经营画面信息的传达?
在一次访谈中他说不能只创作自己喜欢的东西,绘画须在美和分裂的矛盾状态中运转,表达了他反对“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论调。马克思主义者说,为市场而画,弗洛伊德的传人认为,创作是使自己从自恋里解放出来,社会学家则说,要为了他人的快乐而画。里希特说,自己也不知道为谁而画,他是为了制造视觉的交流和联系,使自己对于世界更明白点。
里希特的素材大部分来源于新闻图片,如抗议活动、灾难、内战等,也有日常生活如街头斗殴等题材,以此作为样板,将已发生的事件进行艺术处理,转化为当下的理解。他并不是简单的记录历史,而是通过他的讲述,促使他人去思考。他也不提供解决办法,而是对那些因他的画而产生迷惑的人提出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他被理解为一名历史画家, 继承了历史绘画的特点,幅面大,讲述事件,突出人物等等,但是他的风格不同于早几代的历史画画家,不仅在于色彩语言上运用现代科技,而且在于他所处独特的时代,以及他本人在这个时代中的所作所为,本身就不可能同与前辈。从一个追求独立自治的人,到被誉为德国历史画家,他觉得很滑稽可笑。他自认不是爱国人士,德国的历史令人不快也不吸引人。
八十年代的其他画家,如伊门道夫(Immendorff),阿尔伯特 · 厄伦德(Albert Oehlen),维尔纳 · 比特内尔(Werner Büttner),马丁· 基彭贝格(Martin Kippenberg)等等,这些画家在题材上也选择了那个时候的各种社会政治事件,但在形式上则喜欢他们认为现代的,从五十年代发展出来的平面美学表达方式。里希特与他们不同,他的作品不是冷嘲热讽的,而是用辛辣的玩笑吸引公众,表达他的态度,这个意义上说他也可被看作一名政治题材艺术家。
2006年创作的油画“革命的田园生活”( 画3)(378x248cm), 题目取材于革命和田园生活。他从图片档案中选用了1924年El Lisstzkys 为列宁演讲坛所作的著名设计(图4)和Alexander Rodtschenko 所摄的斯大林时代的跳水运动员(图5)。两者拼接在他的画面中,仍然运用怪诞的刺目的色彩,表达了追求自由的革命行为。在2001年的展览中,他甚至展示了报纸照片、滑稽画和杂志封面,他的画册也经常如此编排,显示他想法的出处。他将政治的陈词滥调当作共同立论基础,消解任何的单一性,致力于揭示矛盾性。为此,使用了所有创作手段和绘画语言:强烈的色彩,挖空心思的构图,效果显著的光感,易懂好记的故事。保持着对所得信息的疑问姿态,使政治历史美学化,使其进入大众视野,让悲哀的题材转变成美学的结果。
里希特并没有明确表达人们对他政治画家定位的反对态度,但他也说自己不渴望得到这个称谓,他认为将艺术作品分类,这只是评论家们惯常采用的手段。但是他说自己不是一个道德说教者,也不是一个“道德画家”。他自认和其他用政治做题材的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不会有兴趣去描述正误,也不会以好坏善恶来判断社会和政治。他认为,对于一幅画的感受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错综复杂的,正如生活本身。传播真理,也不是绘画的任务。但他个人,倒是很愿意去传播人所共知的道理,当然,他希望人们不要去做那些在他画里看到的事情。

dzxz-20161201-98丹尼尔·里希特

丹尼尔 · 里希特与约纳塔 · 梅塞(Jonatha Messe)和内奥 · 劳赫(Neo Rauch)同属当代最抢手的德国画家。他认为这都是临时的,也许后天他们三人就会被另外三个人取代。有趣的是,德国绘画承载着历史意义,约纳塔 · 梅塞通过癫狂和调侃的形式,内奥 · 劳赫从梦和保守思想出发,里希特则从负面的历史画的废弃物着手,来表现这一历史性。在这“三驾马车”中,里希特认为自己是最少具有德国标签的画家。尽管他是公认被看好的德国艺术家,目前每幅平均40万欧元左右,在一次访谈中,里希特被问及他的作品与绘画市场定位时,他豪不掩饰的回答,他自己认为价格还应该高一点,因为艺术作品中的想法也应该是付费的。诙谐中颇有朋客无拘无束的风范。
随着其作品价格的攀升,人们对里希特本人的兴趣也在提高。对此,他认为,有人不满足于只谈作品本身。17年来(东西德国统一),艺术不仅仅是在小范围内被关注和利用,因此一些人需要制造艺术家的神化。这些都是市场营造艺术家本人形象的需要。在被问及是否感兴趣一些大的艺术拍卖展览的时候,里希特表示不愿意参观那些大的展览,但他也不怀疑在这些展览中蕴藏着创造性。也许艺术创作与制作昂贵的钟表和手工制鞋是一个道理,艺术市场不存在崩溃,它不会被钞票、信仰和大的社会运动所伤害。大量收购和持有艺术品的欧美的有产者也没有受到伤害,在市场的背后,不仅潜藏着消费者,还有对真理的追求。
2007 柏林自由大学赵宏利校

dzxz-20161201-97丹尼尔·里希特

参考文献

Stephan Schmidt-Wulffen: Daniel Richter: Die Frau, Rock’n’Roll, Tod – Nein Danke, Köln 2000
Beate Ermacora: Daniel Richter: Billard um Halbzehn, Kiel 2001
Ch. Lübbens, Jahannes Gachnang, Roberto Ohrt und Jan-Hendrik Wentrup (Hrsg.,): Die Peitsche der Erinnerung, Jonathan Meese und Daniel Richter. Hannover 2002
Julian Heyner: Grünspan, Bielefeld 2002
Hatje Cantz: Daniel Richter: Hirn, Ostfildern 2003
Silke Müller: Richters Spekulationen. Art, Das Kunstmagazin, Nr. 11, November, Hamburg 2004, S. 46-57
Corinna Daniels: Neues von Daniel Richter bei Contemporary Fine Arts. Die Welt. 1. Juli 2005
Susanne Titz: Rheinhold III. Peter Doig, Jörg Immendorff, Albert Oehlen, Jonathan Meese, Daniel Richter. Anlässlich der Ausstellung im Städtischen Museum Abteiberg, Mönchengladbach 2005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以便及时更正。《青少年美术家》专栏为版权内容,禁止转发、复制,如需用于商业用途请与本站联系。侵权必究。
文章底部
文章底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