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德国画家和雕刻家。他是德国文艺复兴的领袖艺术家之一。他画肖像画及宗教与神话题材画。
中文名:老卢卡斯·克拉纳赫
外文名:Lucas Cranach der Aeltere
别名:卢卡斯·马勒
国籍:德国
民族:德意志人
出生地:德国克罗纳赫
出生日期:约1475
逝世日期:1553-10-16
职业:画家
信仰:基督教
主要成就: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肖像画家 为马丁·路德绘制肖像 用油画纪录宗教改革
代表作品:辨认十字架上的基督,美神与爱神,基督与通奸者,路德像
权威编撰:道子羲之丨全球书画人物志
简介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德文:Lucas Cranach der Aeltere,约1475年—1553年10月16日)德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画家及平面设计师。1505年起任萨克森宫廷画师,历任聪明的腓特烈三世,坚定的约翰和宽宏的约翰·腓特烈一世3位选帝侯。除了大量的祭坛画和讽喻画创作,克拉纳赫最重要的作品是为历代主公和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马丁·路德、菲利普·梅兰希通等人绘制的肖像。他的工作室被其子小卢卡斯·克拉纳赫继承。

生平
老卢卡斯·克拉纳赫约1475年(原说1472年,现根据档案资料纠正)生于巴伐利亚上弗兰肯行政区的克罗纳赫(Kronach),原名卢卡斯·马勒(Maler)。作为父亲的学徒接受基础艺术教育后,他在1501年前往维也纳学习多瑙河画派的技法。老克拉纳赫在这里接触了人文主义学者并开始在画作上使用签名卢卡斯·克拉纳赫(意为来自克罗纳赫的卢卡斯)。
1505年老克拉纳赫在维滕贝格得到宫廷画师的职位,领导宫廷画室为教堂和城堡绘画以及设计节庆装饰方案。他还创作了大批版画,尤以木刻版画见长。期间老克拉纳赫作为外交使节到尼德兰的梅赫伦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日后的查理五世绘制肖像。1520年他买下一座药店,随后又购置了书店、纸铺和印刷所。他成了维滕贝格有名的地主和出版商。1524与阿尔布雷特·丢勒在纽伦堡会面,丢勒为他绘制了一幅银笔肖像。
老克拉纳赫在维滕贝格与马丁·路德和菲利普·梅兰希通结成好友。他在路德婚礼上任男傧相并成为路德长子的教父。因此老克拉纳赫不仅用油画纪录了宗教改革,他的版画等平面设计更是与各种宗教出版物一起风行全国,影响难分轩轾。
腓特烈三世死后老克拉纳赫继续为约翰及约翰·腓特烈一世服务。1530年他的2个儿子加入他的画室充当助手。1547年约翰·腓特烈一世兵败被俘,老克拉纳赫也一同先被押解到奥格斯堡,然后是因斯布鲁克。其间他仍然持续为大公及其亲友作画并在奥格斯堡结识了提香。2年后随大公迁往魏玛的新府邸。1553年10月16日他在魏玛亡故于女儿家中。

子女
老克拉纳赫与妻子芭芭拉育有2子3女,其中长子汉斯(Hans,约1512年至1537年)和次子小卢卡斯(1515年至1586年)均继承父业。孙子奥古斯丁(Augustin)和重孙卢卡斯三世则延续了这一艺术世家的辉煌。

重要作品
老克拉纳赫创作了据信5000幅画,流传至今近千幅。此外还有大量的木刻版画,约350幅手稿和多幅铜版画。至今尚无作品全录面试,仅在1932年编目整理了约850幅。
1500年之前长期被视为丢勒的作品,近年认定是老克拉纳赫早期作品,曾作为德国马克1960年版10元纸币正面图案。
1500年至1509年
年代 作品 图示 备注
1502-1503
圣瓦伦丁和资助人
现存维也纳造型艺术学院画廊
1503
辨认十字架上的基督
现存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1503
约翰·史蒂芬·楼斯博士肖像
现存纽伦堡日耳曼国家博物馆
1503
约翰·史蒂芬·楼斯博士夫人肖像
现存柏林画廊
1504
流亡埃及途中小憩
现存柏林画廊
1506
圣凯瑟琳殉教
祭坛三联画中央部分,现存德雷斯顿画廊
1507
聪明的腓特烈三世肖像
现存纽伦堡日耳曼国家博物馆
1509
美神与爱神
现存圣彼得堡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1509
克里斯多夫·绍伊尔肖像
现存维滕贝格
1509-1510
小祭坛三联画
现存卡塞尔威廉高地宫博物馆

1510年至1519年
1513-1515
亚当与夏娃
现存维尔茨堡
1515-1520
基督与玛丽亚
现存哥达
1517-1525
抱子圣母
现存因斯布鲁克圣雅各伯主教座堂
1518
临终的亨利·施密特堡
现存莱比锡造型艺术博物馆
1518
泉水女神卧像
现存莱比锡
1520年至1529年
1520
基督与通奸者
现存克罗纳赫
1520-1525
隐士圣安东尼
现存Leitmeritz
1526
路德夫人像
现存汉堡
1526
路德像
现存汉堡
1530年至1539年
约1530
黄金时代
现存奥斯陆
1532
宽宏的约翰·腓特烈一世肖像
现存魏玛
1533
亚当与夏娃
现存莱比锡造型艺术博物馆
1537-1538
基督复活
现存柏林绿林猎宫
1540年至1549年
1540
猎鹿
现存克里夫兰
1540-1550
圣母,圣子与熟睡约翰
私人收藏
1543
路德像
现存汉堡
1543
菲利普·梅兰希通像
现存汉堡
1550年以后
时间不详
亲王祭坛画
现存德绍
时间不详
祭坛画
现存Schneeburg
1552-1555
祭坛画十字架上的基督
现存魏玛城市教堂,由小卢卡斯完成

成就及影响
老克拉纳赫与丢勒并列为16世纪早期德国最重要的造型艺术家,他们同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祈祷书的主要作者。他受到丢勒的影响,但并不试图融合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而是保持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传统,从早期多瑙河画派的中坚人物嬗变为德意志低地传统的代表。尤其是他的充满世俗和讽喻意味的裸体像,在当时的德国是全新的。
老克拉纳赫以一贯运用的怪诞意味,表现了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精神。画中人物造型变形稚拙,令人玩味。而更引人瞩目之处是:不仅人物都是以对偶的方式出现,连动物也是以雌雄对偶的方式出现。成双成对的裸体男女、嬉戏的雌雄动物,与花草河流及巨大的围墙构成了一个”乐园”式的天地。载歌载舞的男女们,虽然无拘无束、自由地袒露着自然的天性,但并无狂欢般的放荡,显示出有节制的反禁欲精神及对人类自由天性回归的向往。
老克拉纳赫的绘画影响主要在德国南部和东南地区,即宗教改革地区。他对于新教的同情也是公开的,曾为路德1522年版圣经绘制了插图。他根据新教教义调整了画面构图,例如将圣子始终安排在画面中央。他同时为天主教会众多杰作,尤其是为路德的头号敌人枢机主教阿尔布莱希特。
同时代人便折服与他惊人的产量和创造力。参考意大利的同业,他建立了一个高效的工作室,得到很多长期委托,创作某些肖像时仅根据底本调整胡子的长度。家族传人和众多的学生使克拉纳赫的名声持续了很长一段历史时期。

纪念物
克拉纳赫塑像
维滕贝格克拉纳赫广场
纪念碑
茨维考圣母教堂
胸像
魏玛
胸像
慕尼黑
半身像
克罗纳赫
